2019年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考点总结

责任编辑:souke 2019-03-13 11:32:51

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征

1.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2.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该类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固定或不可确定。如: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当补价占整个交易金额的比重低于25%时(<25%),该交易被定性为非货币性交易。否则(≥25%),应被定性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1.收到补价的企业

收到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2.支付补价的企业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支付的货币性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分子和分母,均不含增值税。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换出资产的当期损益:

1.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都无法可靠地计量。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这种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显著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显著不同;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显著不同。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三、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涉及单项资产交换

总体原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主要解决两件事:一是换入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二是相关交易损益的确认。

1.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为换入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4)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以其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课程推荐:2019中级会计职称3大课程量身定制 全新无纸化模拟机考

报考指南:2019湖南中级会计师考试报考通知

关闭